致力于环保事业,与世界一起分享地球的未来

让呼吸更安心  让环境更安全 让地球成为人类幸福的乐园!

400-994-0828

哈尔滨灭鼠
您当前的位置 : 首 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

有害生物防治知多少之鼠害篇

2021-06-23 10:33:42

  鼠害不仅使农业减少,消耗大量的农副产品,而且对造林、育林生产造成困难;破坏和损耗大量食品、器材和工业、水利设施。同时因为鼠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,数量多,分布广,迁徙频繁,鼠类可以直接把病菌传播给人,或通过体外寄生虫媒介传给人,是很多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传播媒介;并且能传播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并等重大疾病,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。褐家鼠又叫沟鼠、挪威鼠、大家鼠等,是我国分布最广的鼠种之一。褐家鼠体型粗大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,喜欢潮湿、阴暗、杂乱、肮脏的地方。同时褐家鼠食性极强,几乎无所不食,连垃圾粪便也吃。对居民区及各种养殖场有着巨大威胁。黄胸鼠是鼠科中体型较大的鼠,体型与褐家鼠相似,但较褐家鼠瘦小。繁殖力很强,多隐匿于屋顶,常在屋顶、天花板、椽瓦间隙、门框上端营巢而居。在火车、轮船等交通工具上数量也较多,活动十分猖獗。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。老鼠身上带有多种危险性的病源体,能传播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等疾病。这些疾病不仅可以在舍与舍之间、场与场之间,甚至可以在人与牲畜只之间传播。鉴于鼠害对养殖场的种种危害,解决好养殖场的防鼠灭鼠问题,成为当务之急。

  哈尔滨灭鼠为保证草场返青季节免受鼠害,我旗近期开展了春季鼠害野外路线调查工作,我旗北部苏木主要鼠害为布氏田鼠,部分发生区域还有长爪沙鼠。为有效防治鼠害,提高全民鼠害灭治工作能力,将有关措施简要介绍如下:

  一、鼠的主要分类

  (一)布氏田鼠别称沙黄田鼠、草原田鼠、白兰其田鼠、布兰德特田鼠,是仓鼠科、田鼠属动物。

  形态特征:体形颇似䶄属,毛相当粗硬,较短,尾巴相当短,尾上覆盖着一层直硬的毛,耳朵也短,前足有利爪,背毛沙黄色,针毛基部黑褐,毛尖灰黄色,腹毛淡黄。

  栖息环境:主要栖息于北温带的针茅草原,尤喜选择具有冷蒿、多根葱、隐子草的环境作为栖息位点。

  生活习性:春季自3月中旬开始,布氏田鼠在地面上的活动迅速增加,活动高峰在上午11时至下午1时,呈单峰形。

  繁殖方式:繁殖能力强,繁殖期集中在春季,春季怀胎以8-10只者最多。在繁殖季节中,以4-5月间交配活动最为频繁。

  (二)长爪沙鼠亦称长爪沙土鼠,蒙古沙鼠或黑爪蒙古沙土鼠(内蒙一带),黄耗子(河北坝上地区),砂耗子等。长爪沙鼠是一种小型草原动物,大小介于大白鼠和小白鼠之间,中小型鼠类,外形与子午沙鼠很相似。分布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及其毗邻的省区。

  形态特征:长爪沙鼠是一种小型草原动物,大小介于大白鼠和小白鼠之间,中小型鼠类,外形与子午沙鼠很相似。耳壳前缘列生有灰白色长毛,耳内侧靠顶端有少短的毛,其余部分几乎是裸露的,后肢跖部及掌部全部有细毛。趾端有爪,呈锥形,比较锐利,爪基黑色,爪尖灰黄。尾长而粗,尾上被密毛,尾端的毛较长,在末端形成"毛束"。背毛棕灰色,腹毛灰白色,耳明显,耳壳前缘有灰白色长毛,内侧顶端有少而短的毛,其系部分裸露。尾上被以密毛,尾端毛较长,形成毛束。爪较长,趾端有弯锥形强爪,适于掘洞,后肢跖的和掌被以细毛,眼大而圆。

  栖息环境:长爪沙鼠为中小型荒漠草原动物。喜栖于松软的沙质土壤的荒漠草地、同定半固定沙丘、林耕地、渠背、田埂等。

  生长繁殖:长爪沙鼠性成熟期为10-12周,性周期4-6天。繁殖以春秋为主,每年12月和1月基本不繁殖。


哈尔滨灭鼠


  二、哈尔滨灭鼠——鼠害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

  1、由于布氏田鼠、长爪沙鼠繁殖期在春季,以4月—5月间交配活动最频繁,此时需要大量觅食,所以防治工作应集中在4月—5月(草场返青之前),

  2、施用鼠药人员要求必须工作认真,身体健康,年老体弱、精神痴患者、孕妇和儿童不能参加毒饵投放。

  3、应广泛组织宣传动员工作,毒饵投放后划定禁牧区,牲畜不能在禁牧区内饲养,禁牧区应设置醒目的标记。

  4、工作中须穿戴必要的防护装(手套、口罩和眼镜等),投饵期间不得进食、喝水、吸烟。毒物应装在适当的容器里,毒饵应用勺子舀取(或戴防护手套施用),切勿用手抓取投放。不能直接用手擦嘴、脸、眼睛。每日工作结束后要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手、脸。

  5、根据害鼠寻食规律上午9:00—下午4:00期间进行毒饵撒播,每亩施用毒饵为100克(2两)。(平均每平方米5—8粒)。

  6、要按照防治区域,5—15人一组,每2人之间距离控制在20米左右并排行走的方式,垂直于主风向有计划、有步骤的集中联片整体推进式。

  7、机械投饵,每亩不得大于2两,在洞口投放毒饵时,每个洞口保持在20—25粒,不得大量堆积投放,避免牲畜误食中毒。

  8、施药人员每天施药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,人多时可轮换施药。

  9、在下雪、下雨天或沙尘暴(视线不清)天气,不能进行防治。

  10、鼠害发生期间应避免接触死鼠,以免传染鼠疫。

  11、灭鼠工作结束后,要彻底清查库存和牧户手中存放的毒饵,应收回上交苏木(镇)集中保管。

  12、在防治鼠害期间一定要注意草原防火。

  特别注意:牧民在灭治时要谨记鼠害防治措施及注意事项,避免意外情况发生,也为了避免出现浪费人力及物资还达不到灭治效果的情况,提醒广大牧民群众尽量在其繁殖高峰期(4月-5月)需大量觅食期间进行灭治工作。


标签

近期浏览:

哈尔滨消毒消杀

哈尔滨消毒消杀

扫一扫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contact us

电话:400-994-0828

网址:http://xkjyfz.com